文章

李白诗选

image-20230106182554401

★★★★★

适合有一定基础的读者,因为作者的解析并不局限于解释诗’意’,而是旁征博引,从更多的视角帮读者理解诗的’气韵’。更像是引路人,而妙处需要读者多多自行体会。



前言

  •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生于武则天长安元年(701),卒于唐肃宗宝应元年(762)。除最后八年身经安史之乱外,他一生基本上是在唐代“盛世”度过的。
  • 从五岁到二十五岁(705—724),李白在蜀中读书、习剑、任侠。一方面遍观百家之书,“制作不倦”(《上安州裴长史书》)。另一方面又喜好剑术,以侠自任。在此期间,他曾与东严子隐居岷山之阳,向善为纵横学、任侠有气的节士赵蕤从学一年有余
  • 唐玄宗开元十三年,李白怀着“四方之志”,辞亲远游。他经长江三峡来到江汉平原,在江陵见到与陈子昂、卢藏用等同为“方外十友”的茅山派著名道士司马承祯。然后漫游荆、湘、江、浙一带,定居于安陆。在与故相许圉师孙女成婚后,他在安陆大约过了十年
  • 大约在开元十九年(731),李白初入长安,隐居终南山。他希望得到玉真公主和驸马张的荐引,结果事与愿违,却遭到斗鸡之徒的凌辱
  • 四十二岁到四十四岁(742—744),李白在长安待诏翰林。唐玄宗征召李白,是由于玉真公主的荐引。据说玄宗初见李白,礼遇非常,但不久就遭到张等人的谗毁
  • 安史乱起,两京失陷。李白携宗氏夫人由梁园西上华山,接着南下宣城、溧阳,到越中避难,继而隐居庐山屏风叠。当永王李璘率水师经过浔阳时,李白应邀成了他的幕僚。他是怀着“誓欲清幽燕”的宏愿踏上李璘战船的,谁知从此卷入上层统治者内部斗争的漩涡。李璘被杀,李白入狱。幸亏宋若思等人营救,才免一死,终被流放夜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李白在流放途中(奉节白帝城)遇赦,返回江夏,后又重到浔阳,过金陵,徘徊于历阳、宣城一带。当
  • 为王佐之臣,建不世之功,然后功成身退,这便是李白的人生方案。联系他不屑于通过科考步入仕途,而热心隐逸以求名震士林为君王所知,和由这种做法显现出来的宏大抱负、强烈的自信心、张扬自我的为人风格以及不循常规的思维方式,可见李白实乃盛唐一位高自标置,而为人豪迈、不守故常的人物。其所以如此,固然与他生活在“东风动百物,草木尽欲言”(《长歌行》)这样一个生机蓬勃、催人向上的时代有关,但也离不开多种思想对他的影响。



思乡

静夜思

1
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静夜思》,李白仿照《子夜歌》自制的乐府诗题。诗写旅情乡思,出语真率、自然,未失《子夜》民歌本色
  • 除所写举止极合题意外,小诗的最大妙处是写乡愁之深而不详言何以生愁。所谓“虽说明却不说尽”(沈德潜语)。诗人着意写的是望月思乡的深切感受。而感受又通过几个动作传出



宣城见杜鹃花

1
2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 杜鹃花,又名映山红、山石榴。二三月杜鹃鸣叫时开花
  • 此诗作于天宝十四载(755)三月,是诗人在宣城见到杜鹃花、不禁乡思涌动时的作品。作者诗兴的萌生,大概经过了这样一个过程:诗人客居宣城,在三月的某一天,偶然见到杜鹃花色丹如血,于是便由花名、花色想到家乡那啼叫时嘴角滴血的杜鹃鸟,想到杜鹃鸟另一个名字子规,想到它那“不如归去”的叫声。想到这些,平日深藏心底的思乡之愁便全引发出来了。于是就有了这首诗
  • 从诗意对应角度看,后二句中“一叫一回肠一断”实承“蜀国曾闻子规鸟”而来,分明写的是在“蜀国曾闻”时的感受;“三春三月忆三巴”则承“宣城还见杜鹃花”而来,写的自是在宣城的当下感受。诗中写当年闻子规啼叫的难受心情,不止是对往事记忆犹新,还意在借此表述诗人今日因见杜鹃花红、乡思难禁以至有“断肠”之痛的感受
  • 子规鸟:即杜鹃鸟。叫声凄凉,传说是蜀王杜宇死后所化
  • 三巴:指巴郡(位于今重庆市)、巴东(位于今奉节县东北)、巴西(位于今四川省阆中)



秋浦歌十七首(选三)

1
2
3
4
5
6
其一
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
客愁不可度,行上东大楼。
正西望长安,下见江水流。
寄言向江水,汝意忆侬不?
遥传一掬泪,为我达扬州。
1
2
3
4
5
其二
秋浦猿夜愁,黄山堪白头。
青溪非陇水,翻作断肠流。
欲去不得去,薄游成久游。
何年是归日?雨泪下孤舟。
1
2
3
其三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 秋浦河发源于今安徽省祁门县,经石台县流入贵池注入长江。河因“溪流澄碧长秋”而得秋浦之名。秋浦河流域风光优美,名胜古迹亦多,李白曾多次来到秋浦漫游,作诗多达四十余首。《秋浦歌》十七首为其代表作,写于天宝十三年(754),离李白自翰林放归已近十年
  • 具体说,欲知诗人愁因,当从“客愁不可度”以下八句诗中探索。这八句诗写诗人“行上”“大楼”,“西望长安”,“寄言”“江水”,表现的是他对长安的无尽思念。由此可见,眷念长安,欲归不得,才是诗人秋日漫游秋浦频生愁绪的根本原因
  • 大楼:指大楼山,位于今池州市桃坡乡。
  • 侬:我,吴语。不:通“否”。
  • 扬州:扬州为当时南北水路交汇处,“达扬州”实际是指达长安。胡震亨《李诗通》:“白时从金陵客宣城,故不能忘情于扬州,然其意实在长安也。”
  • 翻:同“反”。
  • 薄游:短暂之游
  • 雨泪:下泪。
  • 缘:因为。个:这般



渡荆门送别

1
2
3
4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 荆门,山名,位于湖北省宜都市西北长江南岸,与江北虎牙山隔江相对。《水经注·江水》云:“江水东历荆门、虎牙之间。荆门山在南,上合下开,其状似门,虎牙山在北,此二山,楚之西塞也。”江出荆门,即跃入江汉平原。江上风光,与在荆门以西蜿蜒穿行于峡谷时相比,大不同矣
  • 诗的首联写得平实,却反映出诗人终于出蜀入楚的激动心情,语气中含有几分庆幸、几分自得
  • 颔联、颈联写景,都不离荆江之水。“山随平野尽”,自是写诗人乘船经千余里峡江进入荆江所见江岸地势的显著变化;“江入大荒流”,更是写所见江出荆门、跃入江汉平原的壮观景象。“飞天镜”、“结海楼”云云,亦为荆江本地风光

  • 尾联虽也写荆江之水,却是借水抒情。特意点明它是来自故乡的水,且谓其“万里送行舟”,无意间流露出一丝怀乡之愁

  • 前人注“山随平野尽”二句,爱拿杜甫“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书怀》)和它作比较。讲二者区别,或谓李诗为“壮语”,而杜诗“骨力过之”;或谓“李是昼景,杜是夜景;李是行舟暂视,杜是停舟细观”(王琦《李太白全集》注引语)。其实李诗写的是船过荆门所见荆江的独特景象,杜诗写的是夜行荆门惯见的一般景象,两者都显出壮远之美。但李诗写的是诗人初渡荆门一览江山的新异感,内含欣喜之情,杜诗写的是诗人荆江“旅夜”观星望月(水中月)的孤寂感,内含凄冷意绪



春夜洛城闻笛

1
2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 这首诗作于开元二十二年(734),诗人时在洛阳。诗通篇都写笛声动人,表达的是诗人春夜洛城闻笛的思乡之感



思君

三五七言

1
2
3
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 这是一首句式独特的杂言诗。两句三言,两句五言,两句七言,六句诗一韵到底。杨
  • 虽然展示的只是人物情思活动的一个片断,但由于环境气氛渲染得好,却使小诗韵味绵长,不因句式求变而有意近浅率、语求装缀之弊。诗中前四句全是写景,而且景中含情,层转层深



长相思二首(选一)

1
2
3
4
5
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如素愁不眠。
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忆君迢迢隔青天。
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
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
  • 《长相思》原为二首,此选第一首。此诗写闺中少妇对戍边夫君的相思之情

  • 诗的前四句说女子夜深难以入眠,奏瑟奏琴以遣愁,本是古诗写愁常用的细节

  • 李白则有意明言,既取象征夫妻爱情和谐的“琴瑟”而分言之,又用瑟柱之“凤凰”形、琴弦之“鸳鸯”名,暗示女子之愁因相思而生。表明她所弹奏的,正是日日夜夜萦回其胸的相思曲

  • 前四句以下言情诉怨,用的是思妇对“君”自述的口吻。中间“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忆君迢迢隔青天”三句,意思层转层深,显出思妇愁苦不堪的心态。她多么想将心中的思恋传达给夫君,却只能寄希望于春风。将美好的愿望寄托于虚拟境界,本身就有些可悲,而当她念及“燕然”这一征途遥遥的边地时,虚拟的美好境界立即为无情的现实所代替:“忆君迢迢隔青天!”于是思恋、愁闷、哀怨、无奈并集于心。如此悲苦填胸,怎么了得

  • 下面干脆用明白的话把心中之苦吐露无遗。开口即谓“昔日横波目,今成流泪泉”,今昔对比鲜明,令人触目惊心。此二句无疑是说从前有过的欢乐早已消失,饱受相思煎熬之苦由来已久。“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则不但说到今日愁苦,还说到以后(直到夫君“归来”之时)的愁苦

  • 燕然:燕然山,即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杭爱山

  • 横波:形容眼神流动,如水闪波。傅毅《舞赋》:“目流睇而横波。”李善注:“横波,言目邪视如水之横流也。”



子夜吴歌四首(选一)

1
2
3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 《子夜吴歌》,南朝民歌吴声歌曲之子夜歌

  • 李白《子夜吴歌》有四首,分别为春歌、夏歌、秋歌、冬歌。秋、冬二歌皆写戍妇之苦。此为《秋歌》,前四句境界阔大,诗将长安城头月、万户捣衣声以及秋风、思妇之心打成一片,所写之景,无不景中有情

  • 末二句看似戍妇表达其平定胡虏,以罢良人之征的愿望,其实也是写诗人对征人饱受征战之苦、戍妇时时挂念征人的同情,反映出他对于当时征战不断的态度。

  • 捣衣:用木杵捣击布帛,使之平贴柔软,以备裁衣

  • 总是:都是、尽是。玉关情:指思妇怀念玉门关外戍边夫君的感情。



玉阶怨

1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
  • 《玉阶怨》,乐府旧题

  • 李诗写失宠妃嫔之怨,则全是通过写其“思君”举动完成的

  • 前二句写白露生于玉阶,露水沾湿罗袜,可见她独立空庭甚久。这久立空庭,实则反映出她思君至极的心态。本已失宠,但她却怀着侥幸心理,希冀再度得到君王的宠爱,于是一盼再盼,总不死心,直到夜已深沉,料想君王不可能回驾来顾,这才不情愿地回到宫内

  • “却下水精帘”,放帘显然是失望的举动,但失望不等于绝望。大概在她放帘之时,不经意地看到了悬挂在天的圆月,明亮的月色一下子又把自己独立空庭的企盼之心、思念之苦、失望之痛以及种种难以言说的复杂情感发出来,使得她情思难禁,久久望着明月出神

  • 如严羽说的:“上二句,行不得,住不得;下二句,坐不得,卧不得,赋怨之深,只二十字可当二千言。”(《李太白诗醇》)翼云则说:“从帘隙中望玲珑之月,则望幸之情犹未绝也,虽不说怨,而字字是怨。”

  • 水精:水晶

  • 玲珑:清澈空明的样子



长干行(二首选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来,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 长干,即长干里、长干巷,地名,位于今江苏省南京市。江东称山陇之间地为干

  • 此诗写一少妇对入蜀丈夫的思念。这是一对恩爱的小夫妻,婚后从未分离过。此次离别,大概半年有余了。她是那样急切地盼他归来,此诗即以思妇面对夫君诉说相思之苦的口吻,写她的思夫之心。写思夫之心,从二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童年友谊说起。少妇回忆初嫁时羞颜未开,纵然夫君千呼万唤,自己也怯于应对;继而情感溢于眉间,愿如尘灰相和,与丈夫永不分离

  • 然后写到此次远别、久别,少妇对夫君与日俱增的思念,既说“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又说“八月蝴蝶来,双飞西园草。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还叮咛对方“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说自己“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少妇的诉说、表白如此朴质、真实,一言一语,皆从胸臆间流出,萦迁回折,无不显出她对夫君的情爱之深

  • 如其叙事,不单取材典型,而且描写生动传神。像“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四句,几乎成了描写小儿女天真无邪、亲爱嬉戏的经典诗句,成语“青梅竹马”,即从此出。而“两小无嫌猜”,说尽幼年男女多少天真烂漫情事;“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将初嫁新娘因与新郎太熟而产生的羞态,写得何等生动。读其诗,一明艳娇憨、因思夫而略含哀怨的少妇即现眼前,可见诗人对所写人物内心世界揣摩得透。

  • 初覆额:才盖住额头。古代小孩不束发

  • 剧:游戏

  • 抱柱信:相传尾生与女子约好在梁(桥)下相会,到时女子未来,水暴涨,尾生不走,抱梁柱而被淹死。事见《庄子·盗跖》。

  • 望夫台:相传古代一女子思念外出的丈夫,上台眺望,故名。《明一统志》卷六十九:“望夫台,在忠州(今重庆市万县)南一十里。”

  • 瞿塘:瞿塘峡,长江三峡之一。滟滪(yàn yù)堆:瞿塘峡口的大礁石,周回二十丈。为便于航运,1958年被炸除

  • 五月不可触:夏历五月,江水上涨,礁石为水淹没,仅露出一小块,行船极易触礁。民歌有云:“滟滪大如袱,五月不可触。”

  • 迟:等待。行迹:足迹

  • 坐:因

  • 早晚:如说“何时”。三巴:指巴郡、巴东、巴西三郡。《小学绀珠》云:“三巴,巴郡今重庆府,巴东今夔州,巴西今合州。”

  • 长风沙:地名,位于今安徽省安庆市东长江边。陆游《入蜀记》卷三说从金陵至长风沙有七百里。



关山月

1
2
3
4
5
6
7
8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 此诗在巨大的时空背景下,写戍者思乡之苦。所谓巨大的空间背景,指的是诗中头四句描绘的壮观场面。前人称此四句气盖一世,有浑雄之美。高声诵读,仔细体会,确实感到这四句诗写出了茫茫边地空旷冷寂、荒凉萧索,而又动荡不安的特点。悠长的时间背景,指的是诗中次四句写边地征战,军人有去无回,直从汉代说到唐代当时。可见诗中布设的时空背景,带有浓重的人文色彩。前

  • 如此衬写,不但能加深读者对“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的理解,就是对戍者之妻的“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亦为衬写“戍客”“思归”之苦而设)也会更多几分同情之心。

  • 天山:指今甘肃省西北部的祁连山。匈奴人称天为祁连,又祁连山与今新疆境内的天山相连,故有此称

  • 白登:山名,位于今山西省大同市东。汉高祖刘邦与匈奴作战,在白登被围困七日

  • 高楼:指戍客之妻居住地。徐陵《关山月》:“思妇高楼上,当窗未应眠。”



北风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 《北风行》,乐府旧题

  • 此诗当作于天宝十一载(752),李白时在幽州。诗写“救边”烈士之妻怀念夫君的痛苦,反映出诗人对烈士遗孀的同情,和对安禄山频启边衅给民众带来苦难的不满

  • 谓“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写尽思妇不堪忍受而极力想躲避失夫之痛的心态

  • 箭虽然已焚烧成灰,可思夫的情绪却从未消解,不然,她就不会在酷寒之时,“倚门望行人”,和深感“北风雨雪恨难裁”了。诗中以“燕山雪花大如席”作气氛渲染,以“黄河捧土尚可塞”衬写悲恨难裁,都用了夸张手法

  • 烛龙:神话所说的神龙,人面龙身而无足。它活动在雁门以北,隐蔽于委羽山。寒门:神话中北方严寒之地。积寒所在,故曰寒门。因神龙睁眼为昼,闭眼为夜,故下句说“光耀犹旦开”。



荆州歌

1
2
3
白帝城边足风波,瞿塘五月谁敢过。
荆州麦熟茧成蛾,缲丝忆君头绪多。
拨谷飞鸣奈妾何。
  • 《荆州歌》,乐府旧题,

  • 此诗写荆州农妇在麦熟、茧熟季节对远在巴蜀的丈夫的思念,全诗五句皆可视为农妇对夫君诉说心思的话。理解诗意,应先从“荆州麦熟茧成蛾,缲丝忆君头绪多”入手,然后再看首二句。农妇说她在麦收、茧熟季节想念夫君,“忆君”思绪纷乱就如同抽茧出丝的丝头一样。诗中用双关语,以“丝”言“思”

  • 农妇情思“头绪多”,从大的方面看,不外二端。一是急切地盼望他能及时归来,一是想到他不能归来。细言之,盼他归来,是出于情感需要对作为夫君的思念,和出于农事需要对作为主要劳动力的丈夫的想念。想到他不能归来,是因为想到五月峡江险恶,白帝城边风波大作,瞿塘峡无人敢过。他若归来,就可能遇到生命危险。这样,既想他归来,又想到他不能归来或不应该归来,自然心绪复杂

  • 如果说情感上的思念还可以勉强克制,那割麦、犁田、下种、栽秧的农活可实在不能耽误啊!诗中一句“拨谷飞鸣奈妾何”,正写出了她既怀两难之心,又为农事所忧的焦灼感和窘迫感

  • 白帝城:故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东瞿塘峡口。

  • 瞿塘:峡名,为长江三峡之首,也称夔峡。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东至巫山县大溪。



南流夜郎寄内

1
2
夜郎天外怨离居,明月楼中音信疏。
北雁春归看欲尽,南来不得豫章书。
  • 内,指妻室,此处指宗氏夫人,当时宗夫人正寓居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市)。此诗作于流放途中,时间当在乾元二年(759)春天

  • 为寄内之作,表面上看,诗人对妻子疏于作书有埋怨意,实则反映出他在流放途中对妻子深切思念的心情

  • 如首二句,有意将豫章“明月楼”和“夜郎天外”对举,就借空间辽阔难以度越衬写出夫妻远别之苦。又诗人本在流放途中,偏不说某一实际所在地,却说“夜郎天外”,就把诗人的迁客身份和流放“天外”的孤寂感、凄厉感都带出来了;而用“明月楼”说妻子所在地,分明有借曹植所言“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七哀》),或张若虚所言“何处相思明月楼”(《春江花月夜》)中“明月楼”的传统意象,写出妻子为夫君远谪悲愁不已,相思不已的作用

  • 鸿雁传书,诗人看北雁春归,表达的是想得到妻子来信的心情。句中“看欲尽”传神。一队又一队大雁从空中飞过,他几乎把一队又一队北归大雁都看遍了,都始终未等到那只传递妻子书信的雁!希冀、等待、祈盼、焦虑、失望,三个字多么生动地映现出诗人情思流动的过程,说明作为流放者的夫君,李白盼妻之书的心情,到了何等急切的地步

  • 夜郎:郡名,天宝元年改珍州为夜郎郡,治所位于今贵州省正安县西北。

  • 豫章:郡名,天宝元年改洪州为豫章郡,治所位于今江西省南昌市。



思友

对酒忆贺监二首并序

1
太子宾客贺公,于长安紫极宫一见余,呼余为谪仙人。因解金龟换酒为乐。殁后对酒,怅然有怀而作是诗。
1
2
3
4
5
6
其一
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
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

昔好杯中物,翻为松下尘。
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
1
2
3
4
5
6
其二
狂客归四明,山阴道士迎。
敕赐镜湖水,为君台沼荣。

人亡余故宅,空有荷花生。
念此杳如梦,凄然伤我情。
  • 贺监,即太子宾客、秘书监贺知章(659—744)。他是李白的老友,天宝三载(744)归隐故乡镜湖

  • 贺监归隐后,李白曾想到江东看望他,不意听到知章去世的消息,只好回舟以返。所谓“欲向江东去,定将谁举杯?稽山无贺老,却棹酒船回”(《访贺监不遇》)。

  • 这两首诗是在贺知章去世之后的天宝六载(747),李白游会稽时悼念贺知章而作的。

  • 四明:山名,位于今浙江省宁波市西南。相传群峰之中,上有方石,四面如窗,中通日月星辰之光,故称四明山。贺知章晚年自号“四明狂客”。

  • 谪仙人:被贬谪到人间的仙人

  • 杯中物:酒松下尘:已亡故的意思,古时坟墓上多植松柏,故云。

  • 山阴道士迎:借用山阴道士以鹅换取王羲之所书《黄庭经》故事。山阴,在今浙江省绍兴市。

  • 敕赐:唐玄宗赏赐。镜湖:位于今浙江省绍兴市。天宝三载,贺知章请为道士,乞归乡里。皇帝把镜湖剡川的一部分赐给他作为放生池。



月夜江行寄崔员外宗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飘飘江风起,萧飒海树秋。
登舻美清夜,挂席移轻舟。

月随碧山转,水合青天流。
杳如星河上,但觉云林幽。

归路方浩浩,徂川去悠悠。
徒悲蕙草歇,复听菱歌愁。

岸曲迷后浦,沙明瞰前洲。
怀君不可见,望远增离忧。
  • 月夜江行,虽有风声、水声,大环境总归于静,在这种状况下,所谓“旅愁”,最易滋生

  • 飘飘:风吹的样子

  • 舻(lú):船头,这里指船

  • 挂席:挂帆

  • 杳(yǎo):深远;高远

  • 徂(cú)川:流水

  • 草:香草名。又名薰草、零陵香

  • 菱歌:江南一带采菱妇女所唱的歌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
2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 王昌龄因“不护细行”贬官到龙标(今湖南安江),李白作此诗寄给他,对他表示同情和安慰

  • 清人黄生评此诗,云:“趣。一写景,二叙事,三、四发意,此七绝之正格也。若单说愁,便直率少致,衬入景语,无其理而有其趣。”(《唐诗摘抄》)黄生讲的“趣”,可以理解为情趣,他认为此诗写得有情趣,在于不“单说愁”,而能“衬入景语”。把他的话略作引申,就是此诗是用形象思维方式,通过创造诗的意象来倾诉忧思愁绪。他讲的“景语”,显然指一、三、四句。这第一句全是写自然景物,既用来点示时令,也是借景言情



不遇

古风其三十九

1
2
3
4
5
6
7
8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
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
白日掩徂辉,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鸾。
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 日,君象;浮云,奸臣也;掩者,蔽也;徂辉者,日落之光也。比喻人君晚节为奸臣蔽其明,犹白日将落为浮云掩其辉也。无定端者,政令之无常也。‘梧桐巢燕雀’者,喻小人在上位而得志也。‘枳棘栖鸳鸾’者,喻君子在下位而失所也。

  • 梧桐:传说为凤凰所栖息者。《庄子·秋水》:“南方有鸟,其名鹓雏,子知之乎?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

  • 枳棘:两种带刺的树木。《汉书·循吏·仇览传》:“枳棘非鸾凤所栖。”

  • 归去来:即归去,“来”为句末语气词

  • 剑歌:弹剑而歌。行路难:乐府杂曲歌名。



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晨趋紫禁中,夕待金门诏。
观书散遗帙,探古穷至妙。
片言苟会心,掩卷忽而笑。

青蝇易相点,《白雪》难同调。
本是疏散人,屡贻褊促诮。

云天属清朗,林壑忆游眺。
或时清风来,闲倚栏下啸。

严光桐庐溪,谢客临海峤。
功成谢人间,从此一投钓。
  • 李白有近两年时间(742—744)供奉翰林,从诗意可知,此诗作于他受人谗毁之时,即天宝二年(743)秋天

  • 诗人在诗中说他本为疏散之人,经常想到山林生活的自由自在,只要功业有成,就立刻归隐。所谓“功成谢人间,从此一投钓”

  • 紫禁:指王宫,古人以紫微星垣喻皇帝居处,因称皇宫为紫禁宫。

  • 金门:金马门的省称,这里代指翰林院。

  • 帙(zhì):卷册。

  • 青蝇易相点:指青蝇遗粪,造成污点,比喻谗言伤人。陈子昂《宴胡楚真禁所》诗:“青蝇一相点,白璧遂成冤。”

  • 白雪:曲名,又名《阳春白雪》,高雅曲调。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

  • 庐溪:指严光垂钓处

  • 谢客:即谢灵运。谢灵运小字客儿。临海:郡名。峤:山顶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1
2
3
4
5
6
7
8
9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 谢朓楼,南齐谢朓任宣州太守时所建,又称谢公楼,或称北楼,楼址位于今安徽省宣城市。叔云,指李白族叔、校书郎李云

  • 李白在此诗中言愁、言忧,但主要是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牢骚。而说自己不遇,又巧妙地把称美对方文章之妙和自道诗兴之高联系在一起

  • “长空万里”云云,自是令人心旷神怡、逸兴遄飞之景,故能触发李白对对方和自家诗文一番气采飞扬的议论。“蓬莱文章”云云,当指李华之文;“小谢清发”即言己诗。而“俱怀逸兴”二句,既是对二人构思时精神状态的描绘,也是对两家诗文审美境界的概括

  • “抽刀断水”二句,就章法而言,是对首二句的呼应。就情思意脉而言,不过是诗人倾泻而出的烦忧,在经过“酣高楼”之后的再度迸发。显然,后一次迸发,抒情尤为充分,不但说烦忧郁结的感受,还说了何以生愁的原因,以及如何摆脱烦忧的方法。而且说得更为直露,更为气激语急。有人说李白“愁也愁得豪放”

  • 蓬莱文章:指汉代文章

  • 建安骨:即建安风骨,指建安(196—220)诗文具有的俊爽刚健的艺术风格。

  • 小谢:谢朓。后人将他与谢灵运分别称为大、小谢。清发:清新秀发,指小谢诗风。或谓出现了清奇优美的诗风。《南齐书·谢朓传》称谢朓“文章清丽”。

  • 逸兴:超逸豪放的情兴

  • 散发:去掉冠簪让头发披下来,这是隐居不仕者的装束。扁舟:小舟。



登金陵凤凰台

1
2
3
4
5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 凤凰台旧址位于今江苏省南京市东南凤凰山。传说南朝刘宋元嘉十六年(439)有三只凤凰翔集山间,时人即筑凤凰台于山顶,山亦名曰凤凰山

  • 此诗当作于开元、天宝间

  • 衣冠:指士大夫

  • 三山:又名护国山,位于今南京市西南长江东岸,山突出江中,以有三峰得名

  • 白鹭洲:古代长江中的一个小洲,位于今南京水西门外,现已与陆地相连
  • 浮云:兼指奸邪之徒



流夜郎赠辛判官

1
2
3
4
5
6
7
8
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
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
夫子红颜我少年,章台走马著金鞭。
文章献纳麒麟殿,歌舞淹留玳瑁筵。

与君自谓长如此,宁知草动风尘起。
函谷忽惊胡马来,秦宫桃李向明开。
我愁远谪夜郎去,何日金鸡放赦回。
  • 此诗作于乾元六年(758),时诗人正在流放夜郎途中。辛判官,当为李白供奉翰林时的朋友

  • 至于“春宫桃李向明开”,是用阳光下桃李花开,比喻同辈之人在平乱中得到朝廷任用。他们的得意,自与下言“我愁远谪夜郎去”云云,构成鲜明对比

  • 麒麟殿:汉代宫殿名,在长安未央宫中,为皇帝藏书所在。诗中借指唐代宫殿

  • 章台:指位于长安章台下的章台街

  • 淹留:逗留。玳瑁(dài mào)筵:即华宴,盛美的宴席

  • 金鸡放赦:指大赦。唐代凡国有赦宥之事,先将囚徒集中在阙下,命卫尉树金鸡(竿长七丈,鸡高四尺,黄金饰首),宣读制诰之后,再释放囚徒



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二首(选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少年不得意,落魄无安居。
愿随任公子,欲钓吞舟鱼。

常时饮酒逐风景,壮心遂与功名疏。
兰生谷底人不锄,云在高山空卷舒。

汉家天子驰驷马,赤军蜀道迎相如。
天门九重谒圣人,龙颜一解四海春。
彤庭左右呼万岁,拜贺明主收沉沦。
翰林秉笔回英盼,麟阁峥嵘谁可见?
承恩初入银台门,著书独在金銮殿。
龙钩雕镫白玉鞍,象床绮席黄金盘。
当时笑我微贱者,却来请谒为交欢。

一朝谢病游江海,畴昔相知几人在。
前门长揖后门关,今日结交明日改。

爱君山岳心不移,随君云雾迷所为。
梦得池塘生春草,使我长价登楼诗。
别后遥传临海作,可见羊何共和之。
  • 从弟,堂弟。南平,唐郡名,天宝元年改渝州(今重庆市)为南平郡。李之遥,曾因饮酒过度贬武陵,余不详。诗人在诗中以自述口吻向从弟之遥倾谈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感受,由谈人生感受自然引出对之遥的称美

  • 像说要做隐士,即谓“愿随任公子,欲钓吞舟鱼”;说逍遥于尘世之外、无人问津,即谓“兰生谷底人不锄,云在高山空卷舒”

  • 此诗说人生经历以“当时笑我微贱者,却来请谒为交欢”作结,就意在为下作转折蓄势。而接写一联“一朝谢病游江海,畴昔相知几人在”,就自然转入抒发人生感慨了。而批评世态炎凉,显然又为称美之遥(所谓“爱君山岳心不移”)准备了话题。而在称美之遥时,又因彼此关系随手拈来谢灵运赏爱族弟惠连故事作比,这样,既赞扬了之遥的才德,又涉及此诗之作,和诗题扣合得紧

  • 麟阁:即麒麟阁

  • 银台门:唐代皇宫内的宫门,在紫宸殿侧

  • 金銮殿:唐代大明宫内殿名。

  • 池塘生春草:东晋诗人谢灵运《登池上楼》诗中的名句。

  • 长价:增长身价

  • 羊、何:指谢灵运的好友羊璿之和何长瑜



别友

金陵酒肆留别

1
2
3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 此诗作于开元十四年(726)春,是诗人初游金陵后将作广陵之游、留赠金陵友人的作品

  • 情感是抽象的,即使再深再浓,也看不见摸不着;而江水是形象的,给人的印象是绵绵不绝。李白也用江水比喻别情,但他却用一问句,云:“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这就不是简单地说“别意”如同“东流水”,而是说“别意”长过“东流水”。但他却发一问,请诸君自己去品味、去比较,如此表述,就能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

  • 压酒:榨糟取酒。古时米酒酿制将熟时压榨取酒。

  • 欲行:指诗人自己。不行:指送别者



赠汪伦

1
2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德潜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他讲的“一转换间”,就体现在“不及”二字的应用上。由“不及”一转换,就避免了直说之弊,而有了不尽曲折之意。就此诗而言,诗中如此“转换”,当然是诗人心中确有此种感受

  • 踏歌: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以打节拍。

  • 桃花潭:位于今安徽省泾县



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

1
2
3
4
5
6
7
我觉秋兴逸,谁云秋兴悲。
山将落日去,水与晴空宜。
鲁酒白玉壶,送行驻金羁。
歇鞍憩古木,解带挂横枝。
歌鼓川上亭,曲度神飙吹。
云归碧海夕,雁没青天时。
相失各万里,茫然空尔思。
  • 唐时,鲁郡尧祠位于今山东省兖州南。杜补阙、范侍御,不详

  • 诗写与友人宴别境况,弥漫其中的是诗人的秋日逸兴,唯篇末四句写出离别时的惆怅之感

  • 末用“云归碧海”、“雁没青天”点示离别之时,又借作比喻,以引出“相失各万里,茫然空尔思”的感叹,亦取喻宏壮、飞动,有超逸之美。

  • 秋兴悲:潘岳著《秋兴赋》,重申宋玉“悲哉!秋之为气也”(《九辩》)的感受

  • 将:和、同

  • 金羁:用金属装饰的马络头,这里指马

  • 曲度:乐曲的节度,指节拍﹑音调。神飙(biāo)吹:形容吹奏自然,有力。神飙,疾风发作如神。



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

1
2
3
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
长随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随君渡湘水。
湘水上,女萝衣,白云堪卧君早归。
  • 刘十六南归楚山隐居,李白特作此诗为他送行。题为《白云歌》,诗中直接描绘白云的诗句极少。大抵诗人写白云,主要把它作为含有自己对刘十六离情别意的象征物看待,其表现手法和他说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颇为相似

  • 显然,白云卷舒自如,“随君”而行,和弥漫湘水之滨,对刘十六作为隐者的闲散、飘逸自有映衬作用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荣光休气纷五彩,千年一清圣人在。
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流射东海。
三峰却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开。
白帝金精运元气,石作莲花云作台。
云台阁道连窈冥,中有不死丹丘生。
明星玉女备洒扫,麻姑搔背指爪轻。
我皇手把天地户,丹丘谈天与天语。
九重出入生光辉,东求蓬莱复西归。
玉浆倘惠故人饮,骑二茅龙上天飞。
  • 西岳云台,指华山东北之云台峰。其峰高,四面悬绝,崔嵬独秀,有若台形

  • 此诗乃诗人在东蒙一带送丹丘西归华山而作。诗的前半写西岳云台由来,后半落在送别上,前后意脉连贯,均出以夸张、想象之词,创造出奇逸境界

  • 故下写送别,仍用有关华山的仙家传闻,写道士元丹丘的华山生活。末二句“玉浆倘惠故人饮,骑二茅龙上天飞”,写诗人与之仙游的愿望,实以艳羡态度称美元丹丘的西归华山。至于在末二句之前插入“我皇手把天地户”四句,则是交代丹丘西归前的荣耀经历,亦为此类送别诗题中应有之义。前人称此诗健笔凌云,句句有仙气,最大的原因,显然是诗人巧妙利用神话素材描叙云台由来和丹丘仙家生活

  • 西岳:即华山,又称太华山,位于今陕西省华阴县。在华山顶望黄河,若一衣带水。峥嵘:高峻的样子。

  • 荣光:五色云气,古人认为是吉祥之兆。休气:瑞气。休,美

  • 千年一清:《太平御览》卷六十一引《拾遗记》云:“黄河千年一清,圣王之大瑞也。”黄河泥多水浊,故有此说。

  • 巨灵:河神。擘(bò):分开,剖裂。传说河西的华山与河东的首阳山本为一体,河神巨灵掌劈脚踏,使之一分为二,使黄河从中流过

  • 三峰:即华山的莲花峰、落雁峰、朝阳峰

  • 高掌:华山东北有仙人掌,传说是巨灵劈山留下的痕迹

  • 白帝:西方之神。华山在西方,故为白帝所治。又西方五行属金,故云“白帝金精”

  • 阁道:栈道

  • 明星玉女:神话中的仙女。传说明星玉女居华山,服玉浆,白日升天成仙

  • 麻姑:仙女名

  • 九重:帝王所居之处。元丹丘在天宝初年由玉真公主举荐入京,曾任西京大昭成观威仪。

  • 骑二茅龙:《列仙传》记载,汉中关下卜师呼子先与酒家老妇,夜得仙人送来的两条茅狗,骑上乃知为龙。二人乘之上华阴山,常在山上高呼,言“子先、酒家母在此”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
2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此诗作于开元十六年(728)春天,此前,李白和孟浩然已交往有年。“故人”在阳春烟景之时,出游繁华的扬州,固然可喜可羡,就李白而言,仍留恋难免,故作此诗以道其依依难舍之情

  • 言之,则谓“‘黄鹤’,分别之地;‘扬州’,所往之乡;‘烟花’,叙别之景;‘三月’,纪别之时。帆影尽则目力已极;江水长则离思无涯。怅望之情,俱在言外”

  • 最使此诗显得“情意悠渺”的,是后二句所写诗人伫立江边(有学者认为是在黄鹤楼上)久眺孤帆远去的形象。“孤帆远影碧山尽”,实际上展示的是一个漫长的送别过程。大概孟浩然解缆放船,在船头与诗人拱手道别后,诗人仍然伫立江干,目送船行。先是船只赫然在目,继而愈行愈远,唯见一片孤帆,最后连孤帆远影都望不见了。这伫立久望,自然显露的是诗人的别情依依。“唯见长江天际流”,也不仅仅是像前人说的“不见帆影,唯见长江”,是在写诗人的惆怅感。还和前说“孤帆远影”一样,是在写诗人伫立久望的专注。岂止目送船行,心亦随人远去,因而江中流水和来往船只全不在他眼中。直到孟浩然的坐船消失在水天相接处,他才收回视线

  • 写别情而与此诗后二句手法最相似的,是岑参的诗句:“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烟花:犹言繁花如烟。



送友人

1
2
3
4
5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 比喻生动、传神,或如王琦所说:“浮云一往而无定迹,故以比游子之意;落日衔山而不遽去,故以比故人之情。

  • 尾联抒怀亦不明言,只将别情注入班马鸣声中。看似出语洒脱,萧散之致悠然不尽,实是内容凄楚,有“深情婉转,志致纷披”(《唐诗归折衷》引吴敬夫语)之妙

  • 蓬:草名,即蓬蒿,秋枯根拔,风卷而飞,故又称飞蓬。

  • 班马:离群之马



送友人入蜀

1
2
3
4
5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 此诗为送友人入蜀而作,当与《蜀道难》作于同一时期。只是诗中并非尽言蜀道之险,还说到途中和蜀城可乐之景,至于对友人的关切、慰藉

  • 颔联承首联“崎岖不易行”而来,是说蜀道如何奇险难行。两句从人行蜀道的角度写蜀道之险,从动态入手写山、云之状。“山从人面起”,即言山峰当面拔地而起;“云傍马头生”,本写山云弥漫,马前数尺,不辨路径,却说云靠近马头而生。两句写雄奇之景,皆借行人作陪,较之单纯摹写崇山峻岭所表现出的奇险难行,对欲行蜀道者当更具震撼力

  • 还写到蜀道、蜀城可见之美景,以宽慰友人之心

  • 而且用字精妙。第三句用“笼”字形容“秦栈”蜿蜒于芳林中的景象,境界奇丽,令人生想

  • 从尾联可以看出,李白这位入蜀的友人,是一位在官场不得意的人。他为友人不平,只说升沉已定,叮嘱友人不要去向严君平那样的占卜圣手询问前途如何。严君平本为汉代蜀中成都人,诗人因友人入蜀而嘱其“不必问君平”,乃极自然事

  • 说:听说。蚕丛路:指入蜀之路。蚕丛,远古蜀国国王名字。

  • 秦栈:由秦入蜀的栈道

  • 蜀城:指成都。

  • 君平:严遵,字君平,蜀人,西汉术士。卜筮于成都市中,与人言利害,日阅数人,得百钱足自养则关门读《老子》。



豪情

将进酒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 因为是劝饮歌,故诗人抒怀、说理全用第二人称口吻。从开头两句“君不见”到最后一句“与尔同销”云云,都是用的与友人对谈的语气。从诗句内容,我们可以想见岑、元二人和李白在席间肯定会有关于人生不得意的议论。但三人究竟说些什么,李白没有写。他只写了他的想法,而且这想法只是他自己和岑、元二人交谈的感受

  • 为劝友人痛饮、醉饮,诗人说了不少理由,其中最为堂而皇之的是人生易老,所以“人生得意须尽欢”,而“尽欢”的最好方式就是痛饮

  • 其次则是不必为金钱忧愁,所谓“千金散尽还复来”、“主人何为言少钱”

  • 如开头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起兴,说人年寿消逝无可挽回,就形象巨大。而下句说头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将人渐老过程缩短为朝暮之变,更使人触目惊心。他如“千金散尽还复来”、“但愿长醉不复醒”、“与尔同销万古愁”,都是用夸张手法极言、尽言其事,一任豪情奔涌。



南陵别儿童入京

1
2
3
4
5
6
7
8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 南陵,县名,今属安徽省

  • 公元742年(天宝元年),已经四十二岁的李白得到唐玄宗召他入京的诏书。他异常兴奋,满以为实现政治理想的时机到了,立刻回到南陵家中,与儿女告别,并写下了这首激情洋溢的七言古诗,诗中毫不掩饰其喜悦之情。

  • 后六句虽然说到未曾早点“游说万乘”的遗憾,也曾隐隐言及往日沦落草野、为“愚妇”辈所轻侮的令人不快的经历,但说那些仍是为了突出当下的乐不可支

  • “会稽”句:买臣,朱买臣,字翁子,西汉会稽郡(今属浙江省)人。家贫而好读书,常砍柴卖钱为食。挑着柴担,仍诵书不绝于口。其妻感到羞辱,要离开他。买臣笑曰:“我年五十当富贵,今已四十余矣,汝苦日久,待我富贵报汝功。”妻恚怒曰:“如公等,终饿死沟中耳,何能富贵!”买臣留她不住,即听去。后买臣得为会稽太守。

  • 蓬蒿人:生活在民间的人。蓬蒿,蓬草和蒿草,借指荒野偏僻之处。



自汉阳病酒归寄王明府

1
2
3
4
5
6
7
去岁左迁夜郎道,琉璃砚水长枯槁。
今年敕放巫山阳,蛟龙笔翰生辉光。
圣主还听《子虚赋》,相如却欲论文章。

愿扫鹦鹉洲,与君醉百场。
啸起白云飞七泽,歌吟渌水动三湘。
莫惜连船沽美酒,千金一掷买春芳
  • 饮酒醉得厉害,或谓沉醉如病,称为病酒

  • 此诗应是诗人应王某之邀,醉饮汉阳,回到武昌所作。此诗尽作大言壮语,真实地反映出诗人遇赦归来的狂喜心态

  • 当然,说昔日的痛苦,是为了衬写当下的狂喜。故下二句即承“笔翰生辉”,说到自己幸逢“圣主”、欲有所为,所谓“圣主还听《子虚赋》,相如却欲论文章”

  • 过,此诗毕竟是“病酒”中语,不但“愿扫鹦鹉洲”云云,表明他还沉浸在汉阳醉饮的快感中,就是“圣主还听《子虚赋》”云云,又何尝不是借着酒兴在做美好的想象。前人读此诗,欣赏“其豪气依然如故也”(赵翼《瓯北诗话》),其实“豪气”乃酒力激发所致,当诗人经过短暂的狂喜之后,面对现实处境,未必真能豪壮如斯

  • 左迁:遭贬。古人以右为尊,故称贬官为左迁,此处泛指得罪流放

  • 《子虚赋》:辞赋篇名,西汉司马相如所作

  • 春芳:犹言酒香。唐人多称酒为春。李肇《国史补》说:“酒则有郢州之富水,乌程之若下,荣阳之土窟春,富平之石冻春,剑南之烧春。”



侠客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 《侠客行》,乐府旧题

  • 李白年轻时是有过一段“任侠”经历的。应该说,他的“任侠”,是他景仰游侠、向往侠义精神的自觉行为。关于这一点,细读此诗就会明白

  • 它是把游侠作为英雄歌颂的。诗中不但从描写武士装束入手勾勒出侠士的英武之姿,还从动态角度写出侠士任侠的职业特点,所谓“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在写出其勇猛凶悍的同时,特以战国时魏国侠士朱亥、侯嬴助信陵君救赵故事为素材,以写侠士见义勇为之壮举,极言其重义守信的豪爽品格。所谓“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由衷地赞美他们“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 此诗可谓用语如人,言语中充溢豪气、侠气,措词造句,颇能传出侠士神态、性情。如“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就写人如生,叫人过目难忘

  • 缦胡缨:一种用来系帽的粗简无纹理的带子。

  • 吴钩:一种弯刀。

  • 朱亥、侯嬴:信陵君的两个门客,是“信陵君窃符救赵”故事中的重要人物。侯嬴为隐士,朱亥为屠户。二人皆为侠义之士

  • 挥金槌:指朱亥用四十斤铁锥杀死魏国将军晋鄙之事。

  • 赫:有威仪的样子。

  • 《太玄经》:指西汉扬雄在天禄阁撰写《太玄经》事



塞下曲六首

1
2
3
4
5
6
7
其 一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1
2
3
4
5
6
7
8
其 二

塞虏乘秋下,天兵出汉家。
将军分虎竹,战士卧龙沙。

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
玉关殊未入,少妇莫长嗟。
  • 《塞下曲》,乐府旧题,曲为汉李延年造

  • 李白《塞下曲》原共六首,都是用汉代军旅生活为题材,反映唐代军旅生活的现实内容。此选其第一首和第五首

  • 第一首前四句言塞下奇寒,五、六句言征战之苦,末二句“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写将士不畏酷寒、艰难,立志歼灭敌人的决心

  • 第二首写“天兵”在“塞虏乘秋下”即敌人犯边的情况下慨然出师,将士征战沙漠,艰苦备尝,令人同情。末二句忽然落到思妇身上,说将士虽然征战艰苦卓绝,但尚未进入玉门关,少妇不要长声叹息。出语深婉,耐人寻味

  • 组诗格调高昂,气势超迈,诗人十分善于描写征战之苦和表现将士的无畏气概

  • 鼓:金属乐器,即钲。钲,其形似鼓,又名金鼓

  • 楼兰:汉代西域的一个国家,位于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南一带。这里指楼兰国王。汉昭帝时,楼兰国王多次遮杀汉使,破坏通西域事,傅介子奉大将军霍光之命,用计杀楼兰国王安归,立尉屠耆为王,且改楼兰为鄯善

  • 虎竹:铜虎符、竹使符,调遣军队的符节凭证

  • 龙沙:指塞外沙漠。一说为龙沙堆,位于新疆天山南路,为绵延起伏的沙堆



行路难(三首选一)

1
2
3
4
5
6
7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苍海。
  • 为乐府旧题

  • 这首诗,一个因在现实政治生活中找不到出路而感到万分痛苦,但又显得无可奈何的形象矗立在我们面前。他面对丰美的酒食,拿起筷子,端起酒杯,却又放了下来,情不自禁地拔出剑来想刺向一个地方。可四处环顾,只觉得茫然一片,不知刺向何处。李白不是劝人“会须一饮三百杯”吗?眼前的他却“停杯投箸不能食”,正说明有巨大的痛苦在咬噬他的心灵

  • 但他在诗中并未直说因何种挫折而深感行路之难,只是将其行路之难的深切感受托之譬喻道出。所谓“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真是处处“此路不通”

  • 垂钓:传说吕尚未遇周文王时,曾垂钓于磻(pán)溪(位于今陕西省宝鸡市东南)。

  • 日边:伊尹在将接受商汤聘请时,梦见自己乘舟从日月旁边经过



上李邕

1
2
3
4
5
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时人见我恒殊调,见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 李邕(678—747),字泰和,江都人。李善之子。天宝初年,担任北海(今山东青州)太守。与李白、高适、杜甫等人友善

  • 李白一生对乘风而起、大有作为的大鹏精神十分向往,一直把它作为自己的人格精神

  • 如此赞扬大鹏,也是在向李邕表白自己的人生精神

  • 后四句主要是说“时人”对自己雄心壮志的不理解,和自己对“时人”“冷笑”的不以为然。之所以不以为然,表面看,是他认为“宣父犹能畏后生”,骨子里却是“大鹏”对“斥之辈空见笑于藩篱”的蔑视所致。就此而言,说此诗内含狂傲之气,是可以的。李白作诗与李邕言志谈心,不掩狂气,可谓以本色相见,想李邕本为狂狷之士,读此诗,自当掀髯而笑。

  • 簸(bǒ):摇动,颠动。沧溟:大海。

  • 时人:一本作“世人”。恒殊调:意谓一直与他人为人格调不同。恒,常。

  • 宣父:孔丘。唐贞观年间下诏尊称孔丘为宣父。畏后生:《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咏物

古朗月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 李白此诗当作于天宝后期,表达的是他对当时国事的忧虑

  • 诗中首句至“问言与谁餐”,写诗人“小时不识月”对月亮产生的种种美丽的幻想。“呼作白玉盘”自是用生活中常见器物打比方,虽然说得形象,终是静态描绘。“又疑瑶台镜”云云,则从动态角度想象月之由来,不单写出月之形状、光亮,还赋予它以神奇色彩。“仙人垂两足”以下四句,均写月中所见,前写仙人之足和桂树,虽作形容,终不如以“问言与谁餐”的疑问语写月中白兔捣药景象,因为这一问不仅还原了人所共知的传说中的月亮故事,还显现出作为孩子的李白,在望月想象这一神话故事的天真

  • 自“蟾蜍蚀圆影”至篇末,实为此诗题意所在。前面写少时望月所见产生的幻想,不过是为这几句诗写当下见月所思作衬笔。诗人观月,是以明月朗朗为最高审美标准的,故后八句写月残昏暗即感慨万千,以至浮想联翩,不胜其忧。前人多认为诗中向往明月朗朗,为月残而忧有政治寄托

  • 陈沆就说“(此诗)忧禄山将叛时作。月,后象;日,君象。禄山之祸,兆于女宠。故言蟾蜍蚀月明,以喻宫闱之蛊惑。九乌无羿射,以见太阳之倾危。而究归诸阴精沦惑,则以明皇本英明之辟,若非沉溺色荒,何以安危乐亡而不悟耶!危急之际,忧愤之词。”(《诗比兴笺》)说诗人极言为蟾蜍蚀月、阴精沦惑引发的伤心摧肝之忧,表现了诗人对安禄山即将叛乱之时国事的深度忧虑

  • 瑶台:神仙所居之地

  • 蟾蜍:俗称蛤蟆。传说月中有只蟾蜍,月蚀就是蟾蜍食月的结果

  • 乌:传说太阳中有三足乌,这里指代太阳

  • 阴精:指月亮。沦惑:沉沦迷惑

  • 去去:意谓快走开



蜀道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噫吁,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颠。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 《蜀道难》为南朝乐府旧题

  • 李白此诗作于长安,时间应在天宝十二载(753)以前。《本事诗·高逸》言:“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师,舍于逆旅。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复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称叹者数四,号为谪仙,解金龟换酒,与倾尽醉。期不间日,由是称誉光赫。

  • 李白的《蜀道难》也是如此,它主要是通过描写蜀道之难表达对友人入蜀的关切之意。诗的中心内容,就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诗人着力描写的,就是蜀道难的“难”。诗中写蜀道之难,不单写自然环境的艰险,还写到人事环境的险恶

  • 李白并没有走蜀道的经历,他能成功地写出蜀道之难,诀窍有三。一是取材多从神话传说、文史资料中来。诗人将有关蜀道的神话、传说、历史和文学资料交融在一起,结合自己登临山水的体验,构思蜀道之难的形象、氛围、境界,能使人产生新异、奇险,以至神秘的感觉。二是写蜀道之险,极尽夸张、形容之能事。其中无论概叙,还是细说,无不形象鲜明,使人触目惊心。三是诗中有人,既有置身蜀道的友人,又有位于蜀道之外的诗人。诗人既用友人置身蜀道的强烈感受衬写蜀道的艰险,又借和友人的对话(诗中表现为有问无答),表示对友人安危的关心和反复强调蜀道的险、难

  • 此外,诗以嗟叹起,以嗟叹结,始终在诗人为蜀道之难感到讶异、惊骇的话语氛围中描叙蜀道之难,以及三次在诗中慨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都对蜀道之难起有反复渲染、不断强化的作用。前人说:“篇中三言蜀道之难,所谓一唱三叹也。”(《唐音审体》评语)其实这一唱三叹之词,也可理解为诗人对友人的再三提醒。



清平调词三首

1
2
3
4
其 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1
2
3
4
其 二

一枝浓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1
2
3
4
其 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 《清平调》,唐大曲名,后用为词牌名

  • 白话译文其一云想变作贵妃的衣裳,花想变为贵妃之容貌,贵妃之美,如沉香亭畔春风拂煦下的带露之牡丹。若不是群玉仙山上才能见到的飘飘仙子,必定是只有在瑶台月下才能遇到的女神仙。其二美丽得像一枝凝香带露的红牡丹,那朝为行云暮为行雨的巫山神女与之相比也只能是枉断肝肠。借问那汉宫中谁能与她相比,就算赵飞燕,也只有凭藉着新妆才差可与之比方。其三名花和绝色美人相与为欢,长使得君王满面带笑不停地看。沉香亭北倚栏消魂之时,君王的无限春愁都随春风一扫而光。

  • 《太真外传》云:“开元中,禁中重木芍药,即今牡丹也,得数本红、紫、浅红、通白者,上因移植于兴庆池东沉香亭前。会花方繁开,上乘照夜白,妃以步辇从。诏选梨园弟子中尤者,得乐一十六色。李龟年以歌擅一时之名,手捧檀板,押众乐前,将欲歌之。上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词为?’遽命龟年持金花笺宣赐翰林学士李白,立进清平乐词三章。承旨犹若宿酲,因援笔赋之。龟年捧词进,上命梨园弟子略约词调,抚丝竹,遂促龟年以歌之。

  • 群玉:山名。《山海经·西山经》:“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郭璞注:“此山多玉石,故名。”

  • 瑶台:用五色玉所砌之台,传说为西王母所居之宫。《太平御览》卷六百六十引《登真隐诀》云:“昆仑瑶台,是西王母之宫,所谓西瑶上台。

  • 云雨巫山:指楚王与神女欢会事。宋玉《高唐赋》言楚王游于高唐,梦与一女子欢会,临别,女子自谓“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徂。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 枉断肠:言神人欢会总为虚幻中事,徒自令人心痛神伤。枉,枉然、徒然。

  • 可怜:可爱

  • 飞燕:赵飞燕。初为阳阿公主家宫女,因貌美善歌舞,为汉成帝所爱,立为皇后

  • 倚新妆:形容美女娇艳的姿态和神情

  • 名花:牡丹

  • 解释:消除

  • 沉香亭:用沉香木建造的亭子,在唐朝兴庆宫龙池东北角。阑干:即栏杆



梦游天姥吟留别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慄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 诗当作于天宝五载(746)。当时,李白正欲南下吴、越,将与东鲁诸友作别

  • 此诗写诗人对一种自由人生境界的向往,表现出他平视权贵、不愿摧眉折腰以事人的自尊情怀

  • “梦游天姥”为诗的主体部分。为纪“梦游”,开篇即道入梦之因。八句诗用比较方法、衬托手法和夸张言词,极显天姥山的高大,不但能引出诗人梦游之兴,而且为下写梦境之奇提供了壮阔的现实背景。诗写梦境之奇,实以“我”之游踪为线,次第展现在不同地域、不同时间所见之景象,最后把眼光停留在暝色朦胧中的“洞天”前

  • 最奇异者,自是对洞天内仙家生活的描写。严羽说“霓为衣兮风为马”四句,谓“太白写仙人境界皆渺茫寂历,独此一段极真、极雄,反不似梦中语”

  • 瀛洲:传说中的海上仙山

  • 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赤城:赤城山,又名烧山,位于今浙江省天台山南部。

  • 天台:山名,位于今浙江省东部

  • 镜湖:鉴湖,位于今浙江省绍兴市会稽山麓

  • 剡溪:位于今浙江省嵊州市南

  • 谢公:谢灵运。他曾任会稽太守,在剡溪住过,游过天姥山。谢

  • 渌水:清澈的水。

  • 谢公屐(jī):谢灵运游山专用的一种木屐,上山去其前齿,下山去其后齿。

  • 殷(yǐn):震动声。作动词用

  • 列缺:闪电

  • 金银台:道教所说神仙居住的黄金白银宫阙
  • 白鹿:为祥瑞之物,极为少见。诗人以白鹿为坐骑,是借此显示他作为隐士的清高情怀



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峨眉高出西极天,罗浮直与南溟连。
名公绎思挥彩笔,驱山走海置眼前。
满堂空翠如可扫,赤城霞气苍梧烟。
洞庭潇湘意渺绵,三江七泽情洄沿。
惊涛汹涌向何处,孤舟一去迷归年。
征帆不动亦不旋,飘如随风落天边。
心摇目断兴难尽,几时可到三山巅?
西峰峥嵘喷流泉,横石蹙水波潺湲。
东崖合沓蔽轻雾,深林杂树空芊绵。
此中冥昧失昼夜,隐几寂听无鸣蝉。
长松之下列羽客,对坐不语南昌仙。
南昌仙人赵夫子,妙年历落青云士。
讼庭无事罗众宾,杳然如在丹青里。
五色粉图安足珍,真仙可以全吾身。
若待功成拂衣去,武陵桃花笑杀人。
  • 当涂,县名,今属安徽省马鞍山市。赵炎为当涂县尉

  • 粉图,绘于粉壁上的图画(壁画)

  • 此诗写诗人观赏赵县尉山水壁画的感受,写画中山,画中水,画中人,又由画中人写到壁画主人,无一不带有鉴赏其画、品评其人的特点。诗人的高明处,在于赏画能敏锐地捕捉住它的艺术精神,并由此出发对赵县尉的处世态度即兴作论

  • 既然观画“心摇目断兴难尽”,自然想象丰富,佳句络绎。如写山景,即用峨眉高耸西天、罗浮绵延与南海相连,和赤城的霞气、苍梧山的烟来作比喻。写水景,除用洞庭湖、潇湘二水的渺绵、三江七泽的洄沿之状形容水势外,还特别写到惊涛汹涌中的一叶孤舟,想象它何时能飘到海上仙山。又如写人,固然有对所处环境“西峰”、“东崖”景象的描写,而“此中冥昧失昼夜,隐几寂听无鸣蝉。长松之下列羽客,对坐不语南昌仙”,数句写山中冥昧、寂静和人物神态,分明也是在写诗人赏画时的审美感受

  • 罗浮:山名。位于今广东省东江北岸。罗浮山有四百余峰,分为罗山、浮山两大山区。传说浮山为蓬莱一阜,由海上浮来,与罗山同体。南溟:南海

  • 绎思:构思。绎,抽丝

  • 三江七泽:泛指江河湖泽。洄沿:水流回旋荡漾之状。逆流而上曰洄,顺流而下曰沿。

  • 三山:指海上三座仙山

  • 蹙:迫促。潺湲(chán yuán):流水声

  • 羽客:指道士

  • 南昌仙:指梅福。梅福,西汉九江人,初为南昌尉,后弃官归乡。王莽专权时,弃妻子外出,传说他得道成了仙人



清溪行

1
2
3
4
5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 《清溪行》一作《宣州清溪》。清溪位于今安徽省池州城北,溪行山间,水清见底。天宝十三载(734),李白前往秋浦,途经清溪而有是作

  • 写他行经清溪的感受,一是为它的水色之清而着迷,一是因傍晚听见猩猩啼叫而生旅愁

  • 一说清溪之水能使“我”心清,用“我”的心灵感受来突出清溪水色之清大不同于其他水流。二即承上句“异诸水”而来,借以清澈见底著称的新安江作比较,衬写清溪的清澈见底。三即用人行溪岸的观感描写水色的明净如镜。所谓“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是诗人循溪流而行,一路见到行人(包括诗人自己在内)、山峦映现在水中的倒影所写出的妙句。“鸟度屏风里”,是说鸟儿飞翔在连绵重叠如同屏风的山峰间。显然,这一景象也会倒映在清溪中

  • 屏风:诗中以屏风比喻山峰重叠之状。



登太白峰

1
2
3
4
5
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
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
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
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
一别武功去,何时复更还?
  • 太白峰,秦岭主峰

  • 诗写登上太白峰的感受,突出的是峰势高峻。中写诗人登高而有飘然欲仙之感

  • 李白写山高峰峻,习惯于用写登上高峰后的感受来加以衬托。而所言感受,往往借写“我”与天象(包括日月、星辰、银河等)及相关神话人物、神话场景的接触(或直接交往,或置身其中)的细节来表现。如“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蜀道难》),“扪天摘匏瓜,恍惚不忆归。举手弄清浅,误攀织女机”(《游太山》)等,即用“我”在山顶如同上天的感受来说山峰高与天接。而像“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古风·西上莲花山》),写“我”与仙人同游,除写出莲花峰的奇妙境界外,自然也突出了它的山势之高。《登太白峰》写山峰之高,是既用“我”与星月接触以显其高,所谓“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又用“我”与仙人交接的感受写山境之奇,所谓“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

  • 穷登攀:指登上顶峰。穷,尽。

  • 太白:金星,一名启明星。

  • 天关:天门,指天宫之门

  • 泠(línɡ)风:和风。《庄子·逍遥游》:“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又《庄子·齐物论》:“泠风则小和。”

  • 武功:指武功山。位于今陕西省武功县,与太白山相连。



把酒问月

1
2
3
4
5
6
7
8
9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 丹阙:红色宫门

  • 绿烟:月光未明前的烟雾。清辉:月光

  • 宵:夜。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选一)

1
2
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
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 刬(chǎn):削

  • 君山:—名洞庭山、湘山。位于洞庭湖中。湘水:这里指洞庭湖水

  • 巴陵:山名,一名巴丘,位于今湖南省岳阳地区。

  • 醉杀洞庭秋:意谓使洞庭秋色为之沉醉。醉杀,即沉醉。“杀”用在动词后,表示程度深。



望庐山瀑布二首(选一)

1
2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李白此诗首句交代眺望瀑布的位置,描写香炉峰头云雾,就出以想象之词,即名即景造句,显得构思巧妙。但最精彩的,是后二句写瀑布下泻的气势。白描之不足,又取喻以言,使人不单能睹其形,还能想象其蕴含的力量美、气势美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1
2
3
4
5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 此诗写李白秋登谢朓北楼所见宣州景象,及由此引发的对谢朓的怀念之情

  • 江城:指宣城

  • 两水:指宛溪、句溪,二水绕宣城流过

  • 双桥:指宛溪上的凤凰、济川二桥

  • 人烟:指炊烟



望天门山

1
2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 天门山位于今安徽省当涂县西南二十里长江两岸,东为博望山,西为梁山,合称天门山

  • 除前二句能概括地描述江出天门的地貌特征和江面水流旋转的特点外,重要的是后二句从动态角度写出了两山隔江对峙的神态,和下游“孤帆”远来的神韵。两句诗写一“出”一“来”,相互映衬得好

  • 楚江:指长江



上三峡

1
2
3
4
5
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
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

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
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 三峡,指长江大三峡,即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诗当作于乾元二年(759)春。诗题“上三峡”,实写上巫峡

  • 由于诗人是以流放者的身份途经三峡,故写上三峡之难,不但写出了水路险恶给行船带来的艰难,还写出了诗人远谪途中的愁惨心理

  • 诗中前四句写巫峡水道狭窄,峡壁山高入云,唯见青天一线,“夹”字用得形象。“巴水忽可尽”,是写船行峡中对峡道弯曲产生的错觉。“青天无到时”,当然是老实话。但诗人言此,虽是为了和首句意思呼应,更多的却是渲染一种气氛,写出上三峡之难如上青天的感觉

  • 后四句即以黄牛峡的难以渡越为例以写其难,措词则从古谣“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中来。唯“不觉鬓成丝”一句,是他自言其愁的慨叹语。全诗不但后四句造语沿袭古歌谣的叠词叠字,前四句也有一词两用的特点,使得诗风质朴、不乏爽直之气

  • 巴水:诗中指长江三峡流水

  • 黄牛:地名,即黄牛山或称黄牛峡,下有黄牛滩。位于今湖北省宜昌市西,以水流迂回曲折著称。南岸高崖有石如人负刀牵牛之状。船行两日两夜,犹能望见此石,故民谣云:“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



陶然

山中问答

1
2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 山,指白兆山,位于今湖北省安陆市。李白三十岁左右曾隐居白兆山桃花岩

  • 此诗主要是用山中问答方式,抒发诗人隐居白兆山,得以摆脱人间纠纷,得大自在的自得之感。山中问答,可以说是答他人问,也可以理解为诗人自问自答,写其心中自得才是本意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1
2
3
4
5
6
7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 而最能揭示山人意趣本质特征的,是篇末二句:“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忘机,即心地淡泊,与世无争,这正是山人(即隐士)人生的最高境界。据此,也可以说“忘机”乃此诗艺术精神之所在



听蜀僧浚弹琴

1
2
3
4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 绿绮:古琴名。传说司马相如作《玉如意赋》,梁王悦之,赐以绿绮琴,后即以绿绮指琴

  • “万壑松”,显然写的是琴音的气势美。风入松林,松涛本自清越,万壑松涛奔涌,则声响动地惊天,而且迭相起伏,有绵延不绝之势。从诗中可以看出,“如听万壑松”只是诗人初闻浚公琴音的感受,事实上,浚公琴声还有逸韵悠扬、余音缭绕的一面,如同霜钟长鸣,音响虽然越来越低沉,韵味却越来越浓。诗人为之叹服的,正是浚公琴音所具有的多层面的美。所以就诗意而言,“余响入霜钟”与“如听万壑松”两句是从写始闻、终闻角度,合写琴声之美

  • 更能见出琴音艺术魅力的,是“客心洗流水”以及末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二句。“客心”句是说琴音使诗人忘掉了旅愁,称赞的是音乐超尘脱俗的境界美。而用流水洗心作比,实在形容得好。不单显出音乐境界高远,有移人心性的作用,同时也写出了诗人欣赏琴音时的愉悦感、满足感。末联二句是进一步写诗人听琴心醉,因为陶醉其中,故感觉不到时光消逝,不知暮色入山、秋云深深

  • 入霜钟:谓琴钟共鸣,琴的余音与霜钟之声相合悠悠不尽。霜钟,《山海经·中山经》记载,丰山有九钟,霜降则钟鸣。



独坐敬亭山

1
2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 敬亭山,又名昭亭、查山,位于今安徽省宣城市北。李白盘桓于宣城时(天宝十二载、十三载)即住在敬亭山下



客中作

1
2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 后二句“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则写诗人面对主人盛情款待的内心感受。意谓但愿主人能使客人醉饮一场,只醉到自己全无身在他乡之感

  • 兰陵:地名,位于今山东省枣庄市。郁金香:一种香草。古人用以浸酒,浸后酒色金黄。



月下独酌四首(选一)

1
2
3
4
5
6
7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 将:与,和。
  • 邈:遥远。云汉:天河
本文由作者按照 CC BY 4.0 进行授权